3月14日至16日,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学院主办,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教育部创新创业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协办的广西师范大学数字创新创客马拉松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来自俄罗斯、印尼、加蓬、科摩罗、泰国、越南、老挝等7个国家的留学生和学校第九期创新创业训练营(数字创新班)学员60人全程参与了挑战学习。
活动现场图
此次活动的引导师团队有我校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蒙志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英训练营(数字创新班)班主任廖芳、广东工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罗美娟、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创始院长黄萧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温雅媛。企业导师代表有桂聘人才网创始人唐红斌、桂林花桥荣记集团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黄超、阳朔墨兰山舍酒店有限公司(全国甲级民宿)联合创始人陈荣华、桂林穿山岩酒窖窖主、桂林义江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爱平、桂林琴轩古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覃斌、桂林颜工坊合伙人李俊波、短视频导演/摄影师黄柏立、北京美医医学技术研究院董事长黄鹏升。
引导师团队
数字创新创客马拉松活动是基于学校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社会实践类)《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发起的活动,由蒙志明院长领衔建设,突出“专创融合+国际化”的教学矩阵。学员需在32小时内完成从需求洞察、头脑风暴、原型制作到商业模式设计的全流程挑战。本次活动应时聚焦“AI+应用情境”主题,集结中/越/俄/老挝/印尼等10支跨国团队,通过高强度任务设计锻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学员需在有限资源下快速构建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并通过用户测试验证方案可行性,以路演评审和项目落地转化方式赋能数字创新与商业模式素养。
团队创意造型
学员在破冰团建活动中,通过“火种节”数字工具小程序进行创意激发,经过投票和现场Idea Show明确各小组“AI+”选题方向。并在队内设计了黑、红、蓝的三款定制文化衫进行HACKER(技术)、HIPSTER(方向)和HUSTLER(资源)的分工,增强角色扮演的沉浸感和仪式感。
活动现场图
活动中引导师团队将效果推理、设计思维、精益创业等创新思维与方法论引入模块,要求团队“做中学”,通过实践碰撞,激发创新活力。在明确产品用户画像后,要求团队走出教室到校园周边寻找真实用户,通过共情来洞察用户痛点和需求,团队采用头脑风暴方式充分考虑产品创新的约束性条件,并结合产业发展和行业趋势,发散聚敛出产品的最佳创意方案,并用创意橡皮泥制作出最小可行性原型,为创意产品设计商业模式,并不断地对创意产品方案进行测试、迭代和创新。整个流程可谓逻辑严谨、环环相扣,难度逐步提升,极度考验和培养学子“创新自信力、团队协作力、抗压执行力”。
路演答辩
经过持续32小时的挑战,10支跨国团队进行了8分钟的创新项目路演,现场由引导师和企业导师组成评审团打分,其中AI+声忆·Soundcaptor——守护你的专属回忆”“AI+盲人智能眼镜——爱(AI)视界”“星眠AI助眠——个性化睡眠健康守护者”三个项目获得一等奖。现场通过学员投票还评选出了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原型制作奖——AI+魔镜穿搭,并由企业导师推荐出了最具投资价值奖等奖项。整场活动精彩热烈,充分展现青年创客跨文化协作和多元学科思维碰撞的缤纷魅力。
现场颁奖
蒙志明院长总结发言
企业导师现场评分
蒙志明院长在活动总结时指出,数字时代的来临,大学生更需要培养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此次活动,即是对大学生创客马拉松活动内容的迭代升级,也是对该门国家一流课程持续建设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中外学生的协作创新,构建了“创新思维淬炼-数字产品孵化-商业模式验证”的课程体系,是打造兼具技术敏感性、跨文化共情力和商业洞察力的创新人才的积极探索。
学院感想留念
大学生数字创新创客马拉松是一场创意和灵感激发的挑战,对推动高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着积极的意义。活动由广西师范大学于2017年发起,至今累计有80多所高校近1000多名师生参加,浙江、湖南、海南、江西、四川等多省高校教师到场学习观摩,华中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内外多所高校引入开展活动。据悉,今年6月,将举行广西全区高校第六届大学生创客马拉松活动。
华中农业大学、深圳大学等多所高校引入课程
活动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