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2018年02月12日 07 版)
(通讯员 蒙志明 黄娜娜)“大气!专业!给力!”很多来过广西师范大学的学者、企业家都会感叹,广西师范大学对创新创业如此看重,专门斥资建造超过3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
“舞蹈圈App”、“万卓轻餐饮”、“智能工装”、“趣弹音乐”、“光伏能智能平台”等,这些已经实现3000万元天使估值的优秀创业项目,屡次在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中斩获大奖。近日,又有67名大学生创业者手拿创业模型登上这个舞台,展示他们参加全区高校首届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培训活动的最终成果。
不拘一格培育双创教师人才。广西师范大学以“创新驱动、项目推动、协同互助、开放促动、共享推动”为发展理念,并于2015年12月正式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面临着从事创新创业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所学专业分散、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专业背景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教研室。
教研室自2016年9月建立以来,本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创发展的目标,至今已举行了19次工作坊。参与人员由最初的9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由最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拓展到专业教师、副书记、辅导员等。教研室还通过开展讲课比赛、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体验学生角色,强化体验式课堂组织能力,教研室教学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有效提升教师对创新创业内涵、外延、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掌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还聘请天使投资人、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等42位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及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建设协同培养平台,提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
同时,为开拓导师视野、加速催生更多新教学思想,以满足新的教学需求,这两年里,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共计送培师资180人次,提高了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构建了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平台。
创新创业与教育教学“水乳交融”。创新创业教育要谋求内涵式发展,必须紧扣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一主题,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广西师范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构建了富有师范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1+X”,对学生开展“全员化”“全程化”创新创业教育。从2016级本科生开始,开设2学分必修课“创新创业基础”,以及“科技创新教育基础”“探究科学I(学科主题)”“公益创业”和“设计思维与创新创业”等15门创新创业类通识选修课程,授课学生达8000人次。
两年来,通过创新创业课程,衍生出了近5000份商业计划书,这是同学们碰撞出创新思维和创业火花的有力凭证,也是广西师范大学形成的一批质量高、效果好、连续性和稳定性强,并融入相关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分流分层:创业辅导有的放矢。各学科既有优势也有短板,创新者只有抱团,才能在交叉优化的过程中,迅速发展成长,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此,广西师范大学组织教师开设“创新创业训练营”和“IDT创意训练营”,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项创业辅导。
在“创新创业训练营”里,指导老师从团队建设、商业模式、产品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法律事务等方面,对已创业的或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培训,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取长补短,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创新创业训练营已经开展了三期,培育学生约计200人次,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达1200人。
“IDT创意训练营”则是学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高层次融合。通过“实习+实战+创业”相结合,提升学生实战设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创业。“IDT创意训练营”共举办了两期,培育学生约计120人次,帮助学生成功就业。
师生共创,共同提高。师生共创,是高校老师与学生一起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和产业项目的方式,这得益于国家在科技成果以及高校教师创业兼职等多方面政策的松绑。如果说创新创业类竞赛是检验教育改革的有利据点,那么“金牌创业导师”,则是给优秀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的最高加冕。
师范类大学,作为文化教育的践行者,总有一群热爱双创的青年师生,他们身处“象牙塔”中,却渴望打破宁静,展现出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蒙志明、苏毓敏、罗宁……一位位被同学们熟知的导师名字,早已记录在广西师范大学优秀创业导师的名册中。
中国青年报见习记者 杜沂蒙
转自: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责任编辑:犟人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