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发展,云奔潮涌、气象万千。
创新创业浪潮,蹄疾步稳、生机勃勃。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中鼓励青年学子“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这是对高校提出了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着力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广西师范大学高度重视“互联网+”大赛,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上下联动,“真抓”见“实效”,以“扎实干”谱写出“新篇章”,入选了“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被认定为“自治区众创空间”,得到了包括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青年报等国内权威媒体和广西区内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关注。
在第三届“互联网+”大赛中,广西师范大学参赛项目荣获国赛银奖2项,铜奖1项,为当年广西高校最高级别奖项和最多奖项,在区赛中获得金奖6项,银奖12项,铜奖10项,20个项目入围区赛现场展评,为入围现场展评最多的高校,创学校历届成绩之最。
一、 高屋建瓴,群策群力,为大赛“护航”
要组织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得凝心聚力、蹄疾步稳、真抓实干。 要做到“蹄疾”,首先得“步稳”。为此,广西师范大学重视“互联网+”大赛,做好顶层设计,凝心聚力,协同发展,为大赛“护航”。学校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切实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助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不仅如此,学校上下一盘棋,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以创新创业学院牵头,教务处、学工处、团委、校友总会等多部门参与的协同机制,围绕创新创业师资、课程、活动、平台等核心建设打出“组合拳”,为“变轨超车”保驾护航,助推双创教育工作和大赛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统一认识,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学校组织副处以上干部素质报告会,组织二级学院院长、相关部门正职领导赴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创新创业专题培训。内容涵盖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互联网+”大赛组织等专题。通过专题报告和培训,强化了校院两级双创工作开展,为“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的开展“护航”。
二、完善措施,营造氛围,为大赛“造势”
弘扬创新创业精神,有助于夯实双创育人的底子。广西师范大学完善大赛激励措施,激活全校师生的双创基因。学校把“互联网+”大赛纳入教学绩效考核要求,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对赛事组织工作出色的学院给予双创专项经费支持、对获奖教师在申报教学成果奖、双创科研课题立项予以优先、对获奖学生给予创新创业学分奖励。
学校积极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把讲座沙龙、媒体宣传当作是大赛传播的“扩音器”。一年来,共组织了14场创新创业大讲堂活动,邀请双创专家、投资人、优秀创业者、企业家到校讲座,近8000人次听讲,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双创文化氛围。为了帮助二级学院师生更全面了解大赛,掌握赛制,创新创业学院还成立了大赛宣讲团,到二级学院巡讲,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为大赛“造势”。
从《广西师大:双创育人有条生态链》(中国青年报报道)到《双创育人:如设计师思考,如创业者行动》(中国教育报报道);从“广西26所高校67位大学生演绎创客‘芳华’(中新网报道)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高校收获2银20铜”(南国早报报道),让双创教育发展与时代发展齐头并进,形成了“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的刷屏效应。
从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工作简报到信笺、笔记本,双创宣传综合运用了全媒体矩阵的传播方式,让双创文化看得见、拿得走、用得上。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师生“赋能” “互联网+”大赛要抓好师生两端,大赛不仅赛学生,也赛老师。既要培养一支既能上好创业课,又能指导学生创业项目的师资队伍;也要引导和培育学生敢闯会创,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在“互联网+”大赛这类顶级赛事中磨练成长。
“打铁必须自身硬”,“硬”在教学、也“硬”在课堂。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活动。通过师资培训、课程学习、活动参与、赛事磨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师生集体“赋能”。学校组织了“创新创业大赛指导师资培训”,邀请“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冠军项目导师给大赛指导老师进行培训,承办了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全国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一年来,通过送培、内训方式培训双创师资160多人次。创新创业学院成立双创教研室,共举办了20期教研室工作坊,还通过举办全校双创教师说课大赛,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和指导能力。
学校构建了“1+X”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发并上线了全校第一门创新创业慕课,联合优质资源研发广西师大创新创业深度教育与孵化系统。从2016级本科生开始全面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持续开出15门创新创业通识选修课,一年覆盖选课学生15000人次。实行赛课合一,把课程与大赛相结合,明确必修课程考核要求,商业计划书、项目PPT、项目路演一样不能少,从课程教学成果中选拔优秀项目报名参加“互联网+”大赛。、
学校还举办多期创新创业训练营、IDT创意训练营等活动,从团队建设、商业模式、产品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法律事务等方面,对已创业或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开展系统性培训,壮大“互联网+”大赛参赛的主力军。
四、优选建库,强化辅导,为项目“提质”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是总要求、培育好项目是硬道理”,建立师资库和项目库,成为了广西师范大学挑选好项目的“策源地”。
创业导师,是帮助大学生创业少走弯路的引路人,因此需要一批理论知识深厚,实战经验丰富的双创导师参与。我校积极构建双创导师库,聘请了诸多高校双创教育专家、投资人、企业家、创业成功者及桂林本地企业家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参赛、创业。
为了选拔优秀的创业项目,学校加强了创业项目库建设,摸底了全校二级学院在历届“互联网+”大赛、创青春、挑战杯、大创训练计划、各类双创专项赛以及校内创新杯参赛项目情况,建立了三年的项目动态数据库,宣传发动这些项目参加“互联网+”大赛,同时联合校友总会做好校友项目挖掘,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数量。
依托强大的导师库资源,配合系统的科学辅导,学校通过前期宣传、海量收集,到培育磨练、精心遴选,组织了多轮辅导,邀请国赛评审专家举办大赛训练营,组织项目到南宁参加项目辅导训练营,组织项目辅导mini营,不断优化商业计划书、PPT,模拟赛事路演,不断强化辅导的频次和质量,为项目“提质”,提高大赛获奖的几率。
五、精心组织,全真模拟,为大赛“演练”
办好校赛是打好区赛、国赛的基础。从区赛启动会开始,学校就对校赛的组织进行了整体谋划,用总决赛的标准做好校赛,用校赛的经验打好区赛,每月一计划,每周一任务,把师资培训、课程教学、训练营活动、项目辅导融入赛事每月计划,逐项推进。
学校按照国赛的赛制流程和规格来举办校赛。从初赛网评、现场展示、金奖争夺战、冠军争夺战,现场评分、路演答辩、导师上台推荐、评委点评,所有环节都参照国赛流程,培养学生参赛的现场感觉,让老师和学生们在学校也能体验到国赛的紧张气氛。
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所有评委都邀请了投资人、企业家、创业者担任,确保能真刀真枪的选拔出优秀项目参加区赛。参赛师生们纷纷评价,“互联网+”大赛是他们见过最高规格的创新创业比赛。
六、蹄疾稳步扎实干,坚守初心谱新篇
“烽火创办、辗转壮大、曲折前进、沐浴春晖”。当前,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如火如荼,广西师范大学身处新时代,走上新征程,将不负新使命,为国家培育创新创业生力军,做国家振兴之脊梁。
以广西师范大学创业项目“爱闯青年远征计划”为例,该项目通过与大学生们“大手拉小手”,帮助了上万名西藏乡村儿童走进城市,体验生活。在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广西区赛金奖。
参与该项目的创业小伙伴黄创伟、蒋银娥,日前在接受新华社客户端采访时说道:“习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希望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作为师范大学在校学生,我们希望以支教的方式,帮助边远地区的孩子接触社会,体验生活,收获成长。通过支教活动,我们把专业知识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建立了创新性体验式教育社区,让乡村的小朋友通过游学体验,相互理解,共同成长。今年,我们即将参加‘青年红色之筑梦之旅’活动,带领更多偏远地区的小朋友走进城市、学唱国歌、说普通话,鼓励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爱闯”项目一样“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广西师范大学还有不少,它们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领域的一次次探索、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将遴选挖掘更多优秀项目,通过培育打磨,帮助他们走上创新创业大赛的擂台,斩获荣誉的同时,也能落地产生实际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第三届“互联网+”大赛国赛现场
干部素质报告会
创新创业干部素质培训
创新创业大讲堂
创新创业宣讲会
创新创业训练营
《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
创新创业通识课
项目指导mini营
“互联网+”大赛特训营
校赛启动会现场
校赛举办现场
“爱闯”项目参赛路演现场
作者:蒙志明、黄娜娜
编辑:蒋银娥